问琴简谱,问琴歌词

今天给各位分享问琴简谱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问琴歌词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。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二胡基本常识

1.二胡的基础知识

介绍两篇《怎样学好二胡》文章 二胡是件难学的乐器,要想熟练地驾驭它就更难了。

由于二胡的结构特点和选材、制作的随机性,使每一把二胡的音质和音色,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。要想熟练地驾驭自己的二胡,必须要经历一个对二胡熟悉、、调整、控制的过程,以及通过训练,全面掌握二胡的操作技术,具有演奏二胡能力的过程。

下面,我们从二胡的调整、操作和表演等几个方面,来讨论提高自己演奏二胡的能力。 一、将二胡调整到最佳状况 无论是专业的,或者是业余的二胡爱好者,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把得心应手的二胡。

面对一把新买的二胡,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磨合。在磨合期,最关键的是蟒皮的磨合。

因为新蒙的琴皮一般都比较硬、比较紧,需要通过不断地拉琴,使其纤维组织适应各种作用力的传导,引起琴皮的振动。无论是内弦、外弦、高音区、低音区、长弓、短弓、重弓、轻弓、慢弓、快弓、顿弓、颤弓等弓法和指法,都要练习。

这样琴皮才能适应各种力度的变化,使琴皮的振动频率,在不同的音高点上、在不同的力度下,都能够产生最佳的振动效果。当琴皮的弹性处于最好的状况时,琴皮也就被完全‘振’开了,琴的声音就会越拉越好听。

如果琴皮较厚、蒙的又紧,还需要用力度较大的弓法来磨合。 在磨合期间,要注意对所有音高点都要照顾到。

可以多拉一些音阶模进练习曲,有助于各音区的磨合。由于二胡外弦的音色普遍优于内弦,内弦高把位的按弦、音准、运弓的力度控制等,都比外弦难度大。

因此,应多注意内弦的训练。我曾遇到过一把拉了30年的老二胡,外弦的音色很好,而内弦第二把位以上,噪音很大。

一问琴主,他说基本上没怎么拉过内弦的高把位。这说明他的内弦没有经过很好的磨合。

内弦的磨合,除拉练习曲外,常拉一拉刘天华的《独弦操》,会有很大帮助。一把新琴,琴皮与琴弦、琴码、琴轴等部件,都是全新的组合。

除了琴皮之外,其他部件也要通过磨合,使其达到最佳的适应状态。琴轴的松紧度,通过转动使其紧固,不跑弦;琴弦通过磨合,使其伸缩性达到稳定;琴码得底面要通过处理,中间要比四周得弧度略高一点,使其与琴皮的接触面,达到严丝合缝。

关于磨合的时间,与各人的基础和功力有很大关系。在一般情况下,对于二胡高手,几个月或半年就可以了;中级程度,需要一年左右;初级程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
这仅是一种估计。另外,磨合的周期还与琴皮的厚度、蒙皮的松紧度有关。

新琴磨合到什么程度才算磨合好?这无法与新汽车跑固定的公里数指标相比较,只能靠定性的感觉来判断。新琴的声音发‘生’,发硬,发涩,不柔和;发噪,戚侍悔不圆润、不流畅。

有的琴音高正量也不大,狼音也比较明显。经过磨合以后,琴的音质和音色都会得到改善,声音变得圆润、流畅、柔和、通透、响亮,音量增大,穿透力增强,狼音也会减弱或减少。

达到这样的效果,磨合期就算结束。这是笔者个人的看法。

二、把二胡整合到最佳状态 每把二胡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个性,就和人一样,只有相似,没有完全一样的。因此,要对自己二胡的特性,进行全面了解和熟悉。

在此基础上,进行整合、调整,使其达到最佳状态。我们可以把二胡的组成部件,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。

二胡的琴身、琴筒和琴皮,在出厂时就已经定型了,其材质和工艺决定了琴的品质和挡次,我们已无法改变。但对千斤、琴弦、琴码、琴弓、滤音垫的配置,我们还是有机会、有可能去选择、调整和改善,这就叫优化组合,或者叫资源的整合。

如果方法得当,配置合理,调整得恰到好处,就能够把琴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最好的水平。当然,这种整合、调整,只能是锦上添花,而不是脱胎换骨。

前面已经讲过,琴的品质在出厂时,就已经定型了。不可能指望换个好琴码、好琴弦,就能把一支抵挡琴的音质、音色调整到高档琴的水平。

千斤的位置:教材上说,用自己的肘部抵住琴筒,手臂与琴杆平行,以小指根部的高度确定千斤的位置。但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一,还要进行微调,手指长的上调,手指短,特别是小指比常人短的,谈空应该将千斤下调,直到按弦音准合适为准。

绑千斤的线材对音质多少有些影响。绵线柔和,尼龙线明亮,用金属挂钩,声音清脆。

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。 琴弦的选择:不同牌子的琴弦,各有特点。

例如,上海的敦煌弦,线径较粗,手感比较硬,声音明亮;广州弦手感比较软,音色柔和;北京星海弦软硬适中;中艺科技的琴弦,音色经过处理,音色纯正,手感也很好,内弦与外弦的音色差异较均衡。因此,它的价位也高。

我认为,应根据自己琴的品质特点来选择琴弦,哪种琴弦适合你的琴,就配哪种琴弦。琴皮松的,配硬些的弦,琴皮紧的,应配软些的弦。

琴弦的选择,最好通过对比试验来决定,可以买几种不同牌子的琴弦来试用挑选。为了确定适合的琴弦,花点投资也是值得的。

琴弦也有一个与琴皮、琴码磨合、适应的过程,不要拉几首曲子就换掉,要等弦的张力稳定以后再作决定。合适的琴弦,应该达到外弦、内弦音色差异不大,高低把位音量比较均衡,声音圆润优美,加滤音垫后各音区无噪音,琴弦的手。

2.二胡知识

一、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箱,琴杆是支撑琴弦、接指操作的重要支柱。

二胡由琴筒、琴皮、琴杆、琴头、琴轴、千斤、琴马、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,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。 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,多用红木、紫檀或乌木制成,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,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(ABS)材料模压成型。

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,长13 厘米,前口直径(对边)8.8 厘米。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。

筒腰略细,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。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。

琴筒前口蒙皮,叫琴皮,也叫琴膜,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。普及式二胡为蛇皮,中高档二胡多为蟒皮。

蛇皮鳞纹细密,纹路排列规则,并富有韧性,但质地较薄。音质易受气候、室温等因素的影响。

蟒皮鳞纹粗而平整,色彩对比协调,厚度适宜而有弹性,不易受虫蛀,发育共鸣较好。蟒皮又以 *** 一带地方的最为理想,这个地方的蟒皮适应性广、发音浑厚圆润,并且性能稳定。

新买的二胡无论是蛇皮的还是蟒皮的,发音往往空而带沙,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悬殊较大。这是琴皮振动还不够协调的缘故,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奏后,琴皮的振动才有可能逐渐变为常态。

琴杆也叫”琴柱”,是支撑琴弦、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,全长81 厘米,直径约为0.55寸。顶端为琴头,上部装有两个弦轴,下端插入琴筒。

琴头呈弯脖形,也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。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,通常把红木视为上品,乌木的也不错,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。

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别琴杆的制作材料外,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。木射线细密而均匀,无节、无疤,无明显裂痕,有一定光亮度等。

二、琴轴用来调节二胡的音高 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轴来调节。 琴轴就是与琴杆相互垂直那两个犹如圆锥体的部件,木质,前端细小,有一穿弦小孔,中间渐大,后端最大。

轴后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条瓣纹,轴须加饰,用多层骨质与木质片粘合。它们与琴筒相对,上面的一个叫内琴轴,拴内弦,朝下的一个叫外琴轴,拴外弦。

内外琴轴相距约为0.26尺。外琴轴距琴筒一般为1.45尺,这是二胡区别于大胡、中胡、高胡、板胡、京胡等”同族”乐器的显著标志之一。

传统的琴轴是一个整体,纳外琴轴分别横插在琴杆上方指定的圆孔内,相应的琴弦直接缠绕在”出口”一端的末梢上。这种琴轴调弦的活动范围大,并能储存多余的琴弦线段,有利于琴弦的充分利用。

但这种琴轴对材料的选择较为考究,多用黄杨木或黄檀木制成,与琴杆的接触面既要严密合缝,又要保持必要的松动,否则不是匿藏着极弦跑音的隐患,就是操作不自然。 六十年代初,二胡开始装置螺丝弦轴(又称直行铜轴),外观上既保持了原来的民族形式,又克服了拧转费力、容易跑弦和日久损裂琴杆的缺点。

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档二胡,其琴轴多为机械螺旋轴。 三、千金用于扣住琴弦 琴杆上扣住琴弦的那个装置叫千金,千金一般是用铜丝或铅丝制成:”S”形的钩,再用丝弦或其它线绳套住这钩的一端并系在琴杆上,也有用丝弦、尼龙线或布条、皮条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杆上的。

后面这种形式的千金其音质不够十分理想,因为内外弦被挤压得太近,使琴弦的充分很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,不注意还易发生”碰弦”的现象。 千金不可系得太长,也不可系得太短,合适程度要看演奏者指头的长短和琴杆的粗细。

也就是说,指头长,琴杆细可将千金适当的放松一点;指头短、琴杆粗就酌情系紧一点。一般来说,琴弦距琴杆的宽度掌握到0.7寸左右较为适宜。

千金在琴杆上的位置应求得大体固定,不可经常的移上移下。 有些初学者喜欢拉高音,把千金一个劲的往下移。

这样的”高音”音质很差,不但不利于运指的全面训练,而且有损于正常音高观念的培养。一般来说,千金应固定在距琴马1.3尺左右的位置上较为适宜。

四、琴马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 琴马虽小,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。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。

因此,琴马的选料、形状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,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胡的音质。 为了求得二胡声音的改善,发音沙哑的二胡采用纸马(即用牛皮纸或其它硬纸卷成严实的简状),声音就要显得柔和一些:发音沉闷的二胡改用竹马,就可使声音变得较为响亮,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,发音单调的二胡采用金属弹簧马,就可使发音变得较有共鸣。

此外,象高粱秸秆、火柴签、铅笔(最好将笔芯抽掉)等材料制作的琴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质,但中高档二胡还是宜用特制的木马,木马是用松节木做的,音色淳厚柔美,失真度小。另外还有钢丝马,但使用很少。

如果是自己制作琴马,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状.不宜过长、过短、过高、过矮,因为这样都不利于琴皮振动的性能发挥。虽说一些发音沙哑的二胡,适当增长琴马,音质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,但音量却大为削弱了。

一般来说,琴马长约0.4寸,高约0.25寸较为适宜。如果是竹制或木制琴马,当中最好挖空成拱桥形。

五、弓子用于拉奏二胡 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构成,全长76 厘米,弓杆是支撑弓毛的。

3.二胡乐理知识必备手册

二胡学习的四大基本乐理知识来源:益智堂早教 2016-7-23 11:13:00 学习二胡这个乐器,孩子们不仅需要有浓厚的兴趣,同时,更需要孩子们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,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看看,我分享给大家的,关于二胡的四大基本乐理知识吧。

(1)音的高低 在简谱中,音的高低用七个 *** 数字1 2 3 4 5 6 7 来表示。这些数字叫音符。

我们把它们分别唱成:1–do;2–re;3–mi;4–fa;5–sol;6–la;7–xi。这些唱出来的声音符号叫唱名。

这七个音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字母的名称:1–C;2–D;3–E;4–F;5–G;6–A;7–B。这些字母叫做音名。

它们是固定不变的。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,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,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。

(2)音的长短 除了音的高低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。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,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。

在简谱中,用短小的横线“—”摆放在音符的不同的位置上来记录音的长短。 例如:2 — 2 2222 在上例音符2 的右面、下面标示出的横线“—”表示该音符所应唱的长短。

无论用横线标明与否,实际上每一个音符都显示出一个相对的时间长度—时值。一个右面或下面没有横线的音符,如 2 ,它的标准名称是叫四分音符。

一个四分音符右面加一条横线“—”表示要唱出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。 例如:6 — 表示要唱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。

如果 6 唱一秒钟,6 — 就唱两秒。 一个四分音符下面加一条横线“—”表示要唱出半个四分音符的时值。

例如:6 表示要唱一个四分音符时值的一半。如果 6 唱一秒钟,6 就唱半秒。

(3)音的力度 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,也叫强度。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,有些地方弱 一些。

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。 (4)音质 也可以称音色。

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。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;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。

以上就是我分享给大家的,关于二胡的四大基本乐理知识,根据上面我的分享,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些乐理知识,一起开始二胡的精彩学习吧。

4.二胡的相关知识

二胡始于唐朝,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,那时叫“奚琴”。宋朝学者陈蜴在《乐书》中记载“奚琴本胡乐也……”唐代诗人岑参所载“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”的诗句,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,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。

到了宋代,又将胡琴取名为“嵇琴”。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《事林广记》中这样记载:嵇琴本嵇康所制,故名“嵇琴”。宋代大学者沈括在《补笔谈·乐律》中记载:“熙宁中,宫宴,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,方进酒而一弦绝,衍更不易琴,只用一弦终其曲。”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。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”嵇琴”时,断了一根弦,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.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。后来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又记载“马尾胡琴随汉东,曲声犹自怨单于。弯弓莫射去中雁,归雁如今不寄出。”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。

元朝《元史·礼乐志》所载“胡琴制如火不思,卷顾龙首,二弦用弓捩之,弓之弦以马尾”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。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,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。

到了近代,胡琴才更名为二胡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。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,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,大胆、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,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,丰富了表现力,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。由此,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,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,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。

新中国成立以后,民族、民间音乐发展很快,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,华彦钧、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,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。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、张韶、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,在他们的影响下,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、王国潼等。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《长城随想曲》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,并刻意创新,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。

补充 —— 据《中国文化史三百题》提供资料,宋代是外来乐器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。宋元明清时期,随着戏曲、曲艺的发展,民间乐器随着“勾栏”“瓦舍”的兴起而发展了自己的伴奏乐器。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源自蒙古、西域的马尾胡琴(又称二弦琴),经与前朝留下的嵇琴、轧筝融合,创制出新颖的胡琴。这一乐器充分标志中国弓弦乐器走向成熟。后来,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需要,胡琴又逐渐分化,出现配合秦腔、豫剧需要的板胡,京剧、汉剧需要的京胡、京二胡,河南坠子需要的坠胡,广东粤剧需要的高胡,潮剧需要的椰胡,湖南花鼓用的大筒,蒙古说唱用的四胡,川剧用的盖板子,河南越调用的四弦,福建莆田戏用的枕头琴,侗戏用的牛腿琴,壮剧用的马骨琴,晋剧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乐器。所以,二胡实际上是这众多的弓弦乐器中的一种,它的得名远远后于胡琴。所以说“二胡”始于唐朝是不准确的,应该说“胡琴”始于唐朝。

/view/3177

5.二胡知识

一、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箱,琴杆是支撑琴弦、接指操作的重要支柱。

二胡由琴筒、琴皮、琴杆、琴头、琴轴、千斤、琴马、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,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。 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,多用红木、紫檀或乌木制成,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,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(ABS)材料模压成型。

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,长13 厘米,前口直径(对边)8.8 厘米。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。

筒腰略细,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。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。

琴筒前口蒙皮,叫琴皮,也叫琴膜,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。普及式二胡为蛇皮,中高档二胡多为蟒皮。

蛇皮鳞纹细密,纹路排列规则,并富有韧性,但质地较薄。音质易受气候、室温等因素的影响。

蟒皮鳞纹粗而平整,色彩对比协调,厚度适宜而有弹性,不易受虫蛀,发育共鸣较好。蟒皮又以 *** 一带地方的最为理想,这个地方的蟒皮适应性广、发音浑厚圆润,并且性能稳定。

新买的二胡无论是蛇皮的还是蟒皮的,发音往往空而带沙,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悬殊较大。这是琴皮振动还不够协调的缘故,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奏后,琴皮的振动才有可能逐渐变为常态。

琴杆也叫”琴柱”,是支撑琴弦、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,全长81 厘米,直径约为0.55寸。顶端为琴头,上部装有两个弦轴,下端插入琴筒。

琴头呈弯脖形,也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。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,通常把红木视为上品,乌木的也不错,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。

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别琴杆的制作材料外,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。木射线细密而均匀,无节、无疤,无明显裂痕,有一定光亮度等。

二、琴轴用来调节二胡的音高 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轴来调节。 琴轴就是与琴杆相互垂直那两个犹如圆锥体的部件,木质,前端细小,有一穿弦小孔,中间渐大,后端最大。

轴后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条瓣纹,轴须加饰,用多层骨质与木质片粘合。它们与琴筒相对,上面的一个叫内琴轴,拴内弦,朝下的一个叫外琴轴,拴外弦。

内外琴轴相距约为0.26尺。外琴轴距琴筒一般为1.45尺,这是二胡区别于大胡、中胡、高胡、板胡、京胡等”同族”乐器的显著标志之一。

传统的琴轴是一个整体,纳外琴轴分别横插在琴杆上方指定的圆孔内,相应的琴弦直接缠绕在”出口”一端的末梢上。这种琴轴调弦的活动范围大,并能储存多余的琴弦线段,有利于琴弦的充分利用。

但这种琴轴对材料的选择较为考究,多用黄杨木或黄檀木制成,与琴杆的接触面既要严密合缝,又要保持必要的松动,否则不是匿藏着极弦跑音的隐患,就是操作不自然。 六十年代初,二胡开始装置螺丝弦轴(又称直行铜轴),外观上既保持了原来的民族形式,又克服了拧转费力、容易跑弦和日久损裂琴杆的缺点。

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档二胡,其琴轴多为机械螺旋轴。 三、千金用于扣住琴弦 琴杆上扣住琴弦的那个装置叫千金,千金一般是用铜丝或铅丝制成:”S”形的钩,再用丝弦或其它线绳套住这钩的一端并系在琴杆上,也有用丝弦、尼龙线或布条、皮条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杆上的。

后面这种形式的千金其音质不够十分理想,因为内外弦被挤压得太近,使琴弦的充分很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,不注意还易发生”碰弦”的现象。 千金不可系得太长,也不可系得太短,合适程度要看演奏者指头的长短和琴杆的粗细。

也就是说,指头长,琴杆细可将千金适当的放松一点;指头短、琴杆粗就酌情系紧一点。一般来说,琴弦距琴杆的宽度掌握到0.7寸左右较为适宜。

千金在琴杆上的位置应求得大体固定,不可经常的移上移下。 有些初学者喜欢拉高音,把千金一个劲的往下移。

这样的”高音”音质很差,不但不利于运指的全面训练,而且有损于正常音高观念的培养。一般来说,千金应固定在距琴马1.3尺左右的位置上较为适宜。

四、琴马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 琴马虽小,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。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。

因此,琴马的选料、形状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,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胡的音质。 为了求得二胡声音的改善,发音沙哑的二胡采用纸马(即用牛皮纸或其它硬纸卷成严实的简状),声音就要显得柔和一些:发音沉闷的二胡改用竹马,就可使声音变得较为响亮,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,发音单调的二胡采用金属弹簧马,就可使发音变得较有共鸣。

此外,象高粱秸秆、火柴签、铅笔(最好将笔芯抽掉)等材料制作的琴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质,但中高档二胡还是宜用特制的木马,木马是用松节木做的,音色淳厚柔美,失真度小。另外还有钢丝马,但使用很少。

如果是自己制作琴马,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状.不宜过长、过短、过高、过矮,因为这样都不利于琴皮振动的性能发挥。虽说一些发音沙哑的二胡,适当增长琴马,音质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,但音量却大为削弱了。

一般来说,琴马长约0.4寸,高约0.25寸较为适宜。如果是竹制或木制琴马,当中最好挖空成拱桥形。

五、弓子用于拉奏二胡 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构成,全长76 厘米,弓杆是支撑弓毛的支架,长度2.4尺,用江。

问琴简谱,问琴歌词

古琴曲《兰香涧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–PIXIU小品文

读一篇优美的散文问琴简谱,会让我们心情舒畅美好,犹如走进了一幅画里。随作者描写的山山水水漫步轻赏,心里还会生出许多的遐思和向往来。这种感觉该称作什么呢问琴简谱?身临其境也。那么,听一首曲子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吗?答案是肯定的,古琴曲《兰香涧》便是如此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(一)

《兰香涧》由青年作曲者苏一创作,著名古琴家杨青演奏。一个朋友推荐后,我实在是因为太喜欢它了,竟然一天听了二三十遍,也不觉的烦倦,反觉欢喜无限。听的时候,眼前总是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:

      远处有瀑布从高山而下,在群山环抱的幽谷里,化作一条条小溪跳跃而来。它们先是汇成一片明镜般的湖泊,然后湖水又分成若干小河拾级而去。整个山谷绿树成荫,宁静悠远,白云在天空中浮荡,小鸟在涧水边啾啾婉转。湖水载着蓝天、白云和山林的倒影,轻轻荡漾。雨后天晴,碧空如洗,到处给人以耳目一新、百物生生、悠然和谐的气息。

      涧谷深深,兰花丛丛簇簇、挨挨挤挤。它们与周围的花草比起来格外不同,绿菱细叶素花,显得那么纤丽秀美,又是那么的文静雅致。阵阵轻风吹过,兰花便摇曳起来。空气中除了弥漫着泥土的清香之外,还不时传来一种淡淡的、似有似无、遍寻不着的暗香。它是什么呢?幽兰之香。此谷因而得名“兰香涧”。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,清逸秀丽,没有娇艳之色,不显张扬之态,只那么低调地生长着,淡雅清香,默默无语,大有诗人王维笔下“涧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”的况味。

      这就是琴曲《兰香涧》给我们带来的联想和意境。面对此情此景,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境呢?我试着给曲子添了词:

      曲子有了配词后,一边听一边低声吟唱,顿时有一种心随曲往、身临其境的感觉涌上心头,对曲子营造出的意境也有了更多的体悟。

      置身于幽兰涧谷之中,我们何不坐下来,品一杯清茶,抚一曲桐琴,看云卷云舒,花开花落?当弦律随风在湖面泛起阵阵涟漪时,我们的心灵便似溪流一般,变得十分美好简单、不急不燥、从容自老虚销在起来问琴简谱;当天地人、琴心曲,几者完全融在一起时,我想我们的指下便不仅誉茄仅是抚风拨水弄云月了,而是在抚弄着一颗放逐山林、感而通慧的心灵,不是吗?

          (二)

      带着这样的一份欣喜,我把曲词发给了一位好友。他生于四川,年龄比我小,但非常有理想和情怀。早年在家乡工作,后来打拼到沿海大城市,又出国升造了几年。回国后,诸事顺心顺意,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。后来,听说他在学古琴,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。因为“琴棋书画,诗酒花茶”是人生的八大雅事,而琴为八雅之首。能学琴之人,当属雅中之雅了。

      多年未见,我知道他一切安好,但还是免不了时时忆起从前的往事,还有他待人热情真诚,为人谦和低调的品性。每每想起这位好友,我的脑海里浮出的第一幕就是,他正独坐书房,静心抚琴,琴声四处弥漫,还漫到了窗外……

      印象中,他学弹的第一首曲子是《欵乃》,乐调悠扬清新,很有雅韵。后来我才知道,“欸乃”指的是桨橹之声或渔家侍游号子声。曲子是由柳宗元的古诗《渔翁》而来,“渔翁夜傍西岩宿,晓汲清湘燃楚竹。烟消日出不见人,欸乃一声山水绿。回看天际下中流,岩上无心云相逐。”曲子抒发的是一种托迹渔樵、寄情山水烟霞的情感。

      烟消日出不见人,欸乃一声山水绿。这么多年过去,遥想他的琴艺如今肯定上了一个层次。我是一个外行,所以需要把配词首先发给这位好友把把关。

      很快,回信来了。他提醒说可以把最后一句由原来的“琴声幽幽荡吾心”,改为“琴声幽幽涤吾心”。一个“涤”字,实在是妙,让词意顿时活了起来,也符合平仄律,真是画龙点晴、让人敬佩!

     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,也离不开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,因而故乡的山,故乡的水,故乡的人,故乡的云和月,都是我们心中割舍不下的情。其实,每次听《兰香涧》的时候,我都在想着这位好友,遥想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,闲坐蜀地山林,抚琴长吟,身边围坐着儿时的那些伙伴。大家虽不再是青春少年,华发也添了白丝,见面后却依旧是那么的亲切、那么的熟悉、那么的纯真,从前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,此刻的光景怎么能不让人欢心鼓舞呢!

      那么,如何来表达这种美好呢?我想,也许唯有举杯畅饮,抚琴高歌,一醉方休,才是收获这份友情的最好方式。我没有想到,朋友亦有同感,因为他从千里之外送来这样的祝福:“山间,三五好友,沏一壶清茶,抚琴弄诗,最是美妙!”由此看来,好友间是心有灵犀的。

      若问琴曲《兰香涧》的兰在何方?我会毫不含糊地说,我这位朋友就是涧谷中那最美的幽兰。

      后来,我又把词曲发给其他好友。大家都莫不欢喜,极力感谢我推荐了这个曲子。其实,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推荐此曲的朋友。

一位好友,家乡在北大荒,小时侯受到下乡知青的薰陶,学会了识谱,特意为此曲写了简谱。不到1个小时就出品,真是神来之笔!听音就能写谱,对我来说无异于爬上青天。

      白师兄,同样给出了极为宝贵的修改建议。我的原句是“纵有胸意词也穷,莫若杯杯醉此中。风也琴兮月亦琴,琴声幽幽涤吾心。”师兄说:“因风与水皆有声,无弦琴也,可入耳根,系声尘。然然醉于山水自然,人物一心也,亦可对应下句幽幽。请雅正。”光是看这些建议,便会知道师兄的层次与境界是何其之高。我马上听话,修改为“纵有胸意词也穷,莫若然然醉此中。风也琴兮水亦琴,琴声幽幽涤吾心。”

其他好友也以不同的方式,表达了对此曲的喜爱,有人发来感言,有人朗诵,有人作了随曲吟唱,还有人一大早就听着曲子去散步,觉得心情格外的美好放松……

      一首曲子,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欢乐、鼓舞和思考,真是妙不可言。难怪孔子闻《韶》后,三月而不知肉味!

再次向作曲者苏一、著名古琴家杨青致以深深的敬意,感谢他们的琴声润物细无声的陪伴,期待他们后面能多出新曲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三)

借此机会,让我们说说兰花为什么会成为“花中四君子”之一,兰文化为何会流传千年而不绝?

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爱兰颂兰之人。相传春秋时期,孔子周游列国10余年,得不到诸侯重用。他自卫返鲁,过隐谷之中,见香兰独茂,喟然感叹道:“夫兰当为王者香,今乃独茂,与众草为伍,譬犹贤者不逢时,与鄙夫为伦也。”于是止车,援琴而歌,托兰为辞,自伤不逢时,作《猗兰操》:

  “……习习谷风,以阴以雨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何彼苍天,不得其所。逍遥九州,无有定处。世人阐蔽,不知贤者。年纪迈逝,一身将志。”

孔子不仅喜欢兰花,而且创作了这首咏兰的琴曲《猗兰操》。琴曲如泣如诉、幽怨悱恻,把孔子胸怀大志,却苦于无法实现的心情抒发的淋漓尽致,而曲中的兰花便是寄托之物。此后,“兰花是王者之香”,就成了品德高尚、谦谦君子的象征,“幽兰蕙质、兰室、空谷幽兰”等词语,均出于孔子的故事,并被后人争相传颂。

屈原是第二位把兰文化推上高位之人。楚襄王听信奸侫小人之谗言,把忠君爱国的屈原2次流放。他回到家乡归州(今湖北秭归县),常于湘水河畔徘徊忧思,发出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感叹,以期有朝一日重新报国。后来,怀王继位,他不听屈原劝告,受邀赴秦结好,中了圈套而被俘,楚亡。随之,屈原也投汨罗江自尽。后人为纪念他,每年的5月5日都要赛龙舟、投棕子喂鱼,以救回屈原,并寄托对他的哀思。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。

屈原对兰花之喜爱不亚于孔子,他在《离骚》中一再表达对兰花的钦佩之情。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”是他把忠君爱国之志,匡时济世之情,寄予兰花,并把兰作为佩物,保持高洁无染情操的最好誓言;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”,虽被流放,但屈原坚持植兰,勤身自勉,朝朝暮暮不曾懈怠;“步余马于兰皋兮,驰椒丘且焉止息”,行走时也要靠近长满兰椒的地方,以激励自己时时刻刻不忘修身扬德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;“绿叶兮素枝,芳菲菲兮袭余”、“秋兰兮青表,绿叶兮紫茎”,这些名句均被广泛传播,使“兰”成为“君子、德人、美人、佳人”的代称,由此使“兰”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特性,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。

如果说孔子和屈原是造就兰文化的始者,那么后代贤士无不以兰为友,观照自勉,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兰文化。提起诗句“釆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我们马上会想到东晋诗人陶渊明。他不为三斗米折腰,毅然弃官归里,采菊养兰,“幽兰生前庭,含薰待清风,消风脱然至,见别萧艾丛。”这种咏兰赞兰之举,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笞和勉励呢?

李白不无感慨地说:“孤兰生幽园,众草共芜没。虽照阳春晖,复悲高秋月。飞霜早淅沥,绿艳恐休歇。若无清风吹,香气为谁发。”这又何尝不是李白以兰自比的显照?

苏东坡一生坎坷、几度受贬,仍乐观地说:“时闻风露香,蓬艾深不见”;卢纶直接把兰花比作君子,“佳人比香草,君子即芳兰”。

清代郑板桥更是留下了大量兰画、兰诗。“一竹一兰一石,有节有香有骨”,不仅成为一种人格的象征,而且将人的品格和精神渗透在兰中。这种强烈的象征意味,在文学史、艺术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。

“梅、兰、竹、菊”被誉为“花中四君子”。梅,凌寒傲霜而开,是坚韧不拔的人格象征;竹,修长挺拔,经冬不凋而自成其美,是不亢不卑的人格象征;菊,清丽淡雅,于百花凋后始开,不与群芳争列,故它象征着恬然自处的高尚品格。那么,兰花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?

      从植物情态上说,兰花“其叶铁线长青,其花幽香清远,发乎自然”。气清、色清、神清、韵清,不娇不艳,高洁谦和、清秀脱俗,给人以高洁、清雅的优美形象,这就是兰花的本性;从人格象征意义上说,“兰生幽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谓穷困而改节”,故兰花被喻为花中君子。

      从上面的故事,我们不难想到,琴曲《兰香涧》属于一首抒情言志之曲。它既是对自然的深情赞美,更是对一种高洁脱俗的人格魅力的歌颂与传扬。这就是曲子的意象。

            (四)

      如果您喜欢这个曲子,不妨试着吟唱一番;如果您不知不觉已经陶醉其间,步入“问飞鸟兮何婉转,涧水幽兰已入梦”的境地;如果您心里有无限的感慨又不知道如何表达,只觉得有一种“风也琴兮水亦琴,琴声幽幽涤吾心”的畅快之意,那么您便找到了心琴合一的感觉。

      何为心琴合一?指下弦律和口中之词无一点别扭和滞涩感,完全是发乎于心,顺乎于意,曲随心淌,心随曲往,无以言说,呼之即出,且吟唱出来感觉十分舒服痛快,也许这就是心琴合一之境。

     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。三国争雄时代,伏龙身怀匡时大志,躬耕于南阳,等待明主多年。后来,他终于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邀,准备出蜀,实现平天下的报负。临行前,诸葛亮的内心满是怅惘,禁不住抚琴慨然长啸:

      茅庐承三顾,促膝纵横论。

      半生遇知己,蜇人感兴深。

      明朝携剑随君去,羽扇纶巾赴征尘。

      龙兮龙兮风云会,

      长啸一声舒怀襟。

     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,

      余年还做垅亩民。

      清风明月入怀抱,

      猿鹤听我再抚琴……

      这种壮志满怀、心琴合一、期待功成圆满后归乡耕作的境界,是何等的入脑入心入骨啊!假如我们就是当时的诸葛先生本人,我想当您在抚琴吟叹、辞别家乡之际,一定是早已泪流满面。这就是音乐的魅力。可惜,诸葛亮胸有大略,一生呕心沥血,却遇到了扶不起的阿斗,结果53岁病逝五丈原,给后人留下的是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的遗憾!

      其实,音乐与文学作品一样,都是言情表志、文化传承的载体。琴曲《兰香涧》如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样,释放出来的是一种寄情山水、悠然怅然、仙风道骨之气。

      幽兰品自高,佩兰当为贵。最后,祝愿所有的朋友都能喜兰爱兰,做一个质若蕙兰的人,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。也许,这才是琴曲《兰香涧》给我们的最大的人生启迪。

      附: 古琴曲《山水间》

            古琴曲《听云》

            古琴曲《长相思》

            笛曲《春花秋月一场梦》

《兰香涧》:杨青(演奏)、苏一(作曲),收录于《半山听雨》专辑。

问琴简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问琴歌词、问琴简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以上就是ー颗心只容ー个人为大家整理的《问琴简谱,问琴歌词》文章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usicbooks.cn/88442.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!

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来信告知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
(0)
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
上一篇 2023年5月1日 下午6:00
下一篇 2023年5月1日 下午7:20

相关推荐